婷阅读

字:
关灯 护眼
笔趣阁 > 逆天明末三十年 > 第一卷 发迹东南 第二十二章 回家

第一卷 发迹东南 第二十二章 回家(第2/2页)

    如果使用百v度A*PP或者U*C/Q.Q浏览器不显示内容or乱码,请关闭广告屏蔽功能or畅读模式,或者安-全模式(今日*头条须关闭安-全模式)

安徽省庐州府及和州直隶州隔长江相望。1912年(民国元年),撤废太平府。故治即今。

    芜湖县就是今日的芜湖市,今日的芜湖号称长江巨埠,皖之中坚,鱼米之乡。是四大米市之一。在明清时期的芜湖也是长江下游一个重要的港口,不仅是徽商的聚集地,也是明末发达的工商业城市。尤其是万历早期阮弼在芜湖大力发展纺织业,倭寇入侵的时候阮弼还组织乡勇打败了倭寇。所以芜湖地区的人民民风也比较彪悍。

    三人缓缓来到芜湖城墙东南角的金马门,刘金说道:“以前没有这座门啊,恐怕是新建的吧。咱们就从这里入城吧。”

    刘毅自出生时母亲亡故之后,便被父亲带着在军中生活,对于芜湖已经没有印象了。其实芜湖在万历皇帝以前是没有城墙的,芜湖的城墙建于宋朝,宋朝灭亡的时候蒙古大军铲平了城墙,所以后来就没再重建。结果嘉靖年间沿海倭乱,一股几十人的倭寇竟然趁着芜湖没有城墙的机会,冲进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。之后芜湖城墙重建的事情才被提上了议事日程。直到万历九年才在原来宋城的基础上恢复了芜湖的城墙,并且进行了相应的扩建。

    因为芜湖当地士绅财力雄厚,所以新的芜湖城墙比起应天府都是不落下风。芜湖城东西南北各筑起4座双层独楼城门,其中东宣春门,西弼赋门,南长虹门,北来凤门。另筑起3座便门,其中朝南的有上水门和下水门,东南角的为迎秀门。此外还筑起月城即用来屏蔽城门的小城,“东跨能仁寺”。时人盛赞芜湖城:“负山为郛,面江为堑,树屏翰拥金汤,不劳而功多,不费而惠广,勿亟而事速成,殆亦百城之冠也。万历四十六年,为开拓芜湖文庙和儒学风气,地方官府又在芜湖东南角新筑金马门,至此芜湖共有八座城门。

    三人从金马门入城,刘毅将马铠卸下装在行李中,省的在城门通关的时候碰到不必要的麻烦,不过刘毅身上有杨镐给的通关文书,可以证明他千户之子的身份,所以一路畅通很快就进了芜湖县城。

    刚在城外还不觉得进了城才发现县城的繁华,不愧是发达的工商业城市,更是长江沿岸四大米市之首商旅云集,舟车辐辏。春日的阳光普洒在满眼的黑瓦白墙之间,徽派建筑的气息扑面而来,高高的马头墙,一排排的镂空窗户,朱红色的大门,院落的围墙边雕刻着精美的山水,花卉,任务等图案。街道两旁是高高飘荡的商铺招牌旗号,川流不息的行人和络绎不绝的车马,每个人的脸上都有着一种淡淡的从容。

    茶楼,酒楼,当铺,作坊,青楼,米店,纺织店,小食铺子鳞次栉比。街道空旷的地方还有支着桌子卖大碗茶的,打着地铺买小饰品的,推着小车卖糖人的,一群群的孩子欢笑着穿梭在街角。一派的恬静祥和,刘毅都有点懵了,这就是我出生的地方?

    芜湖的繁华和北地的萧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,刘金在芜湖待过一段时间还好一点,陶宗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:“这恐怕比成都府还要繁华吧。”他叹道。怪不得人人都说江南好,别的不说就看这江南的女子,很多走在街上的年轻女子都是手如柔荑肤如凝脂。看的陶宗这种年轻气盛的小伙子眼睛都直了。

    刘金拍下他的头道:“臭小子,看什么看,口水都快流出来了。还不快跟少爷先回府。”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
热门推荐
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